德国急了!总理朔尔茨称下月访华,中方却不予确认

2023-03-10 00:23:51

http://haopengwangluo.top/

01

10月21日,在出席完欧盟峰会后,德国总理舒尔茨对媒体确认,他将在11月初首次以总理身份访问中国。

这是自2019年11月以来,首位欧盟国家领导人访华,随行的还有一个德国经济界代表团。

朔尔茨还表示:没有任何一个欧盟成员国想和中国脱钩。

法新社、路透社、美联社几大通讯社竞相报道此消息。

然而,对于德国总理的主动表态,中方至今没有确认。

有外媒记者就此向外交部发言人提问,发言人只是回应“没有信息可以提供”。

这就有点反常了。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常言道,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当前的国际关系迫切需要中欧互动,德国总理来访,是中欧双方打破当前国际僵局的一个重要行动。

再说了,来访是双向互动的事情,对方已经宣布了,我们怎么迟迟不加以确认呢?

我认为,中方不表态,是因为还有些事情没搞清楚,出于谨慎,暂时不回应。

02

德国虽然是欧洲大国,但外交政策受到欧盟和美国的牵制。

在美国的倡导下,欧洲这几年逐渐与中国脱钩,英国就是急先锋。

朔尔茨这次说要访华,必然要看美国的脸色,美国同意到什么程度,什么可以谈,都是充满变数的。

然后就是现在的欧盟也分歧严重。

20日举行的欧洲领导人峰会,开了11个小时,欧盟各国在天然气价格设置上限的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

法国总统马克龙甚至公开指责德国在“孤立自己”,随后将两国原定于下周举行的部长级定期会议推迟到明年1月。

本来德法准备一起访华,现在朔尔茨拒绝证实是否会和马克龙同行。

再就是德国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

朔尔茨所在的社民党本身支持率并不算很高,在西方民粹大潮之下本就略微有点政治不正确,所以才要与绿党结盟联合执政。

然而上台之后,朔尔茨根本就控制不住绿党。

多党拼凑、联合执政,意见难以统一,政令并不畅通。

特别是对中关系,不同党派的看法有很大差异。

最后就是一些事情没确定前,中方不急于表态。

最重要的就是中欧投资协定的事情,德国必须先给中国一个明确的说法。

比如核心的中国入股德国汉堡港的问题,德国政府内部分歧严重。

去年9月,中远海运和汉堡港签署了协议、中远收购汉堡港ctt的35%股份,但没有任何决策权、也没有数据库权限。

这对于汉堡港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简直是掉馅饼。

然而,德国经济部、内政部在内的参与投资审查的6个部门,都拒绝中远海运入股汉堡港的方案。

他们认为,这是“把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卖给中国”,是“继俄罗斯天然气之后的又一个错误”。

然而舒尔茨在当选总理前,曾经多年担任汉堡市的市长,他对汉堡港的重要性自然比其他政客更了解。

汉堡港如果拒绝合作,一些海运业务就会被迫转移到比利时、荷兰的港口,汉堡港的经济地位只会不断下降。

朔尔茨顶着巨大压力访华,很有可能是被逼上梁山,毕竟德国企业在本国市场遭到能源危机重创的情况下不能再承受失去中国市场的损失了。

在朔尔茨说要访华的同一天,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海军上将迈克尔·吉尔迪表示:今明两年是中国统一的窗口期,因此亚太地区的美国舰队必须“做好战斗准备”。

德国许多内阁成员的想法是,万一台海打仗,那么大概率是必须要跟着美国人制裁的,为什么还要加大力度和中国做生意呢?

而朔尔茨的意思是,这不还没打仗么?离开了中国市场你们准备找什么来替代?贵四倍的美国天然气?

03

自从默克尔下台后,德国政坛的幺蛾子就此起彼伏。

绿党不遗余力地炒作和中俄脱钩,完全不考虑这会对德国经济造成何种不良后果。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呼吁不要在经济上依赖中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扬言对华经济脱钩,呼吁德国摆脱对来自中国的原材料、电池及半导体的依赖。

而中国对德、对欧的策略和态度是一贯的、明确的,互尊互利是大道,脱钩对抗是自残。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英关系已经证明,如果英国继续卡梅伦策略,不会有今日这般惨。

朔尔茨刚刚上任的时候,德国形势还不错,他首先选择了去访问日本。

而现在经过俄乌战争的折腾,德国已经不是过去的德国,欧洲已经不是过去的欧洲。

和俄罗斯能源脱钩的后果是德国工业成本暴涨,企业资本出逃;和中国经济脱钩的下场是国内通胀加剧,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额大幅增加。

舒尔茨现在要访华,不管是主动认识到问题,还是避免被迫下台,都是急于调整与中国的关系,而中国却并不着急。

所以,考验舒尔茨政治智慧的时刻到了。

国内要求他对华强硬,经济要求他对华服软,整天喊着去中国化,结果变成去中国化缘。

德国越着急,中国越稳当。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双台资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热点新闻、教育科研、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生活百科、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双台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