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某县发通知:基层干部到富士康打短工将受到组织优先提拔?

2022-12-17 02:04:02

抖音号运营技巧 http://pxw666.cn/

富士康“招工”事件的尘埃,尚未落定。

为富士康招工所采用的措施,也越来越无所不用其极。

之前,郑州富士康为了招工,已经使出了力度颇大的“三板斧”:一,提高工价;2、动用行政手段抓“壮丁”;三、鼓励基层干部发挥带头作用,去富士康务工。

但显然,这三板斧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提高工价吸引不了人,抓“壮丁”效果欠佳,基层干部并没有发挥好带头作用,出现“村支书先上,支书倒了村长顶上”的感人场面。

于是,更加魔幻的“第四板斧”,闪亮登场了。

11月16日晚,一则有关富士康招工通知的截图在网上流传。内容说的是某县为了让基层干部去富士康流水线打短工,直接给出了一套更诱人的优惠政策:副科级干部、后备干部,优秀村干部到富士康打短工,每月至少赚13000元,表现突出的,组织部门将优先提拔。

用“升官”这根胡萝卜来刺激基层干部去给一私企打工,这信息我看了又看,愣是没敢信,这也太魔幻了吧。

这个《通知》的真实性尚待考证,仅仅是网传,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严格执行这个政策的话,一定会让很多村干部,后备干部,副科级干部像打鸡血一样地激动起来。

每月至少13000元的工资对这些干部来说或许很鸡肋,但管不住“去富士康打短工将受到组织部门优先提拔”的诱惑啊。

想想看,去富士康打几个月的短工,就能让人生达到高潮,村干部有机会升为公务员甚至弄个一官半职,后备干部有机会被提拔为副科级干部,副科级干部有机会被提拔为镇党委书记或镇长。

这是何等的一个“卧槽”了得?

这完全是马克思理论里敢让人冒绞刑的诱惑啊。

而且,事后媒体还可以大书特书,赞美几千名基层干部为人民服务,冲上流水线,用自己的双手,亲自为富士康制造苹果手机,成就一桩“千古美谈”。

写到这里,我特别想问下富士康的书记:到底是河南人民离不开富士康,还是河南人压根不愿意去富士康以至于你们要给富士康拉“壮丁”?

我更要提醒下各基层政府部门:到底是一家和自身关系不大的企业生存重要,还是本乡本土村民们的口碑重要?

客观的讲,富士康确实给河南带来了很多,GDP,产业、税收、就业......

但问题是,富士康是河南的支柱,但却不是河南人的支柱。

所以,富士康对河南人来说或许并不是那么重要,但对河南特别是对郑州来说,却非常重要。

这个“非常重要”,就值得让某些地方举全县之力甚至全市之力来为富士康招工?

按常理来说,富士康之前所祭出的“三板斧”,力度足够强大的了,为什么就没达到理想的效果呢?

富士康想不通,有关部门想不通,很多公众也想不通。

其实原因很简单,抛开感染风险不谈,还因为富士康的工作制度一般人还真承受不起,要不然前几年也不会发生“十三连跳”这样的人间悲剧了。

轮流早晚班、做14天休1天,每天下班后就是凑合着吃点、刷会手机,然后睡觉,感觉自己都与世隔绝了,与同龄人聊天都接不上。

这种动辄工作10多个小时的“准军事化”工厂,闲暇时间都是一种奢侈品,即便挣到几个钱,但也失去了正常的生活乐趣,没办法去感受城市文明。

这种辛酸,你能理解吗?

我最后要说的是,富士康的招工问题,要说难,确实难,非常难;但要说不难,其实也真不算困难。

其一,让人重拾对富士康的信心。

俗话说信心比黄金还重要,这个时候让打工人重新获得对富士康的信任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做,请富士康领导夜深人静时各自思量。

其二,该是市场的交给市场。

工人不来富士康,肯定是吸引力不够。

既然基层政府都能用“优先提拔”来刺激基层干部的积极性,那富士康就用待遇来刺激工人的积极性。

月薪1W没人去,2W也没人去,继续提呗;提高到5W,10W,还会没人去?

真提高到10W,知乎榜一肯定是“如何入职河南富士康”?

当然,如何平衡新员工的高薪待遇造成老员工的哗变?是富士康高层自己头疼的问题。

鉴定完毕!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双台资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热点新闻、教育科研、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生活百科、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双台资讯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