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台资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热点新闻、教育科研、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生活百科、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9-23 09:12:26
说起愚公,咱们还要先说一下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版本颇多,咱们以《史记》记载为主,简述为,大禹父亲鲧,受命治水,只知围堵添坝,雍堵填塞,九年不成被杀。其子大禹接替,用疏通导流之法,解决水患。
寓意有二:一,鲧的治水方法不对,不知水性,固执为之,导致失败;二,大禹治水方法正确,因势利导,结果成功。贬鲧褒禹。
但咱们试想一下,在鲧治水的九年中,是鲧一意孤行,只行堵塞之法;还是当时之人只知堵塞之法?
当时包括尧在内的所有人,如果知道有‘疏通之法’,那么便不会任命鲧,也不会支持鲧使用堵塞之法九年,而且如果‘堵塞之法’无效,怎么会使用九年?所以,杀鲧只不过是尧以及所有人的无能狂怒,以及后世为尊禹而贬低鲧罢了。
无论是‘堵塞之法’,还是‘疏通之法’,其实都是一时之选,是不同阶段的不同选择,并非是绝对不变的法子。就好像,咱们现在既要有交互沟通的水道,也要有可以蓄水防洪的大坝和水库一样。
哪里又有什么绝对的真理呢?哪里又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呢?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方法,问题和方法都是变化的发展的。
如果固执的认为某个法子可以适用所有问题和时间,那是荒唐的。
可是,请注意,咱们今天的第二位主角,愚公登场了。这位愚公,这位被褒扬的‘子子孙孙,无穷尽焉’的老者,就是这么固执甚至是偏执的一位。
愚公,固执的认为仅凭一人,一家之力可以倾倒移除大山,一个法子适用千秋万代。
咱们暂且不论这个荒唐的事,是否可以成功;仅仅是他,剥夺了其子子孙孙的思想,更剥夺了子子孙孙的选择,并倾尽所有子子孙孙的一生,只是为了实现他的愚蠢的想法,为了来凸显他的努力和坚持,这就是何等的荒唐,何等的不可理喻。
难道他的子孙的一生,只配且只能挖山?别无所想和别无选择吗?
写者是极赞同席慕蓉女士的关于将愚公移山排除在课本之外的观点的。
因为愚公太可怕了,愚公精神也太可怕了;尤其是当‘大禹治水’遇上‘愚公移山’,那更加的可怕:子子孙孙的‘堵塞之法’、子子孙孙的‘疏通之法’!子子孙孙的‘别无他法’!这不令人恐惧?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理想是对的,并且有能力去推行,那么结果必然是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