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台资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热点新闻、教育科研、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生活百科、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9-20 22:01:24
2020年11月6日,河南省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永城市人民法院对河南永城玛莎拉蒂事件进行了一审宣判。谭明明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刘松涛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判处张小渠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根据法院公布的信息,三名受害者和三名被告的家属已就民事赔偿达成和解。
与此同时,事故幸存者宝马司机王仍在医院接受治疗。
时间回到2019年的7月3日的这一天的晚上,谭明明与朋友喝完酒之后,然后一起驾驶了她的玛莎拉蒂车,然后开始在马路上肆意的驰骋,悲剧也就从这一刻开始。
谭明明驾驶汽车,先后撞到了8辆汽车,这个时候有很多的人目睹了这一场景。
而更加严重的是,谭明明随后撞上了等红绿灯的宝马车,这次的撞击让宝马车里的三个人,两死一伤。
全国人民都在关注这件事情,但是结果却让人很难接受,在生命面前,似乎犯下了错付出的代价真的很小。
舆论上面,网友都非常的希望判处谭明明死刑,因为毕竟是因为她的撞击,直接导致两名前车人员死亡,但是随着事件的拖延,谭明明方却是想花钱买名。
最后的结果也确实的让谭明明逃脱了死刑,那么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谭明明没有被判处死刑呢?
谭明明是河南永城人,通过网友们的查找得知,谭明明爷爷二十多年前开始从事皮革生意,生意越做越大,以家庭作坊的基础,最后发展到了皮革厂的规模。该公司是“永城市华诚裘皮销售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
谭家的皮具厂是当地最大的企业了,利税6000多万元,这样的纳税额,其家族产业的不断增强。不断的有人举报该公司污染严重,但是结果往往是没有结果。而出了谭明明这档子事情之后,其厂已停产。
谭明明出事的时候,她刚从职业学院毕业,她没有固定的职业,而生活却是非常的奢侈。
车上另一名女子张小渠年龄21岁,父亲是国土局土地评估所副所长。
另一个人刘松涛24岁,父母是连锁超市聚客隆的老板。
宝马车上的司机王是一个普通市民,他的家人已经卖掉了家里的土地和房产进行治疗。
死者葛某,44岁,在商丘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据说是副主任,还说是某二级机构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
死者贾,43岁,是商丘当地一所技校的校长。
当天的晚上,宝马车上的两名死者到当地市委开会。因为天太晚了,于是王送他们回家。
但是没有想到这一次的归途,其目的,居然是地狱。
这件事情其实非常的典型,但是并不是没有例子。醉驾死刑案例:2012年2月11日,一辆河南牌照的比亚迪在上海浦东新区与一辆出租车发生争执,随后比亚迪司机黄某加油门将拦挡在前的出租车司机顶撞甩飞致人死亡,事后黄某又撞向一辆QQ轿车导致QQ车起火,致死QQ车内两人被活活烧死。事后经检测黄某属于醉驾,最终黄某被判处死刑。2014年12月底,安徽蚌埠,一陈姓男子醉酒后驾驶丰田轿车在万达广场附近以100至108公里的时速撞到路人,造成事故中6人死亡。陈某最终被判处死刑。2018年1月3日,重庆万州谭某醉驾一辆货车,将正过人行道的杨姓和周某撞到,撞人后谭某下车查看,发现周某卷进了货车底盘下后赶紧驾车逃逸,周某被拖行100多米。这次醉驾肇事导致2人死亡,谭某最终被判处死刑。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谭明明的这个行为。
其实谭明明的这个事情跟上述的几个例子有所出入,哪里的出入呢?就是后续的出入。
语言上面的出入。
谭家开始的时候称,不会赔偿半分钱,因为谭明明是成年人,她要为自己负责,希望死刑,很多网友还认为谭家有着自己的原则,但是同时赔偿的舆论也是很高,因为刑事与民事赔偿并不冲突,但是谭家最后给出的结果是,赔偿457万,但是三位死者的家属必须的签谅解书。
我们要意识到,签谅解书确实能够直接的让谭明明的刑法大大的减轻。
司机的家属
我们要先看刑法的定性,谭明明事件中,控诉的罪名是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这对于谭明明来说,确实是非常的合理的一个定性。因为这个和交通肇事罪是完全的两种程度的惩罚程度。
交通肇事罪量刑上面是不会很高的,那么谭明明造成了两个人的死亡,能不能定性为故意杀人罪呢?
其实对于刑法来说,不能。因为她的主观上可以说没有故意,也就是没有杀人的“故意”,那么怎么定?只能够用危害公共安全罪定性。
那么对于公共安全罪其实最高的惩罚是能够到“死刑”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5条:“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也就是说,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最高量刑可以达到死刑。
所以我们认为谭明明的这种行为完全的可以说符合“死刑”,因为她造成的结果非常的严重,让公众的愤怒达到了极点。那么这个时候就出现了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谭明明没有死刑?
对于法律来说,定性将会直接的导致最后的结果完全的不一样,而在这件事情上。
1、谭明明主观恶性不大。
谈法律就不能谈感性,谭明明在事先撞击别的车辆的时候可以说是故意,那么在这起严重的事件当中,她说她没有主动的去犯罪,这虽然看起来很是不对,但是对于法律来说是属于间接故意,至少谭明明在法庭上的表现,那是非常的后悔的,而法庭考虑的是这种“现象”。
2、谭明明有坦白情节。
谭明明在案后能够如实的供述自己的罪行,这个属于坦白行为,这种行为有解释:
刑法》第67条:“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当然,根据刑法的规定,坦白也只是“可以”从轻处罚,而不是“一定”从轻处罚。
3、谭明明积极赔偿受害者家属。
在刑事审判中,定罪的法官会根据被告人对受害人的赔偿数额来考虑量刑的幅度,赔偿的数额越高,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可能性和幅度也就越大。
那么很高的价格是否就是“花钱买命”呢?这个争议非常的大,但是结果往往就如同你想的那样,确实。
被告人积极的赔偿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受害者,但是这是否是富人与穷人的“同罪不同罚”?
结果的话,争论没有任何的意义,因为每个人的家庭环境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目前的法律务实中,量刑确实就是依靠赔偿的数额大小。如果受害人的家属一味的要求谭明明死刑,那么他们就得不到赔偿。
司机的家属
另外就是这件事情为什么判决的如此慢呢?不可否认,所谓的原因相信大家也都能够猜到一些,但是有一点是非常确定的,那就是赔偿的问题。
因为受害者中还有一个司机,但是天天住医院,巨额的费用让其家人愿意妥协,这就出现了原告家属的意见不统一。
死者的家属
我们都知道,宝马车中有两位受害者当场死亡,还有另外一名受害者被送到了医院,活了下来,但是一直在接受治疗。
其家属为了筹款,可以说是能借的钱,都借了一遍。
这种情况之下,赔偿款可以说就是救命钱,说的真实一点,那就是,要不你让我也活,要不咱们一起死。
所以最后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另外的一个事情,那就是网络上不断的有人在希望谭明明能够快点出来。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甚至有人说谭明明已经出来了,这是谣言还是真有其事呢?
事情现在已经没有了任何的热度,而没有热度,恰恰才是最容易被人遗忘的。
现在网络山还是充斥着希望“原谅明明”的帖子在蔓延。
那么这件事情整体上来看我们要从什么角度呢?虽然说法律不外乎人情,但是我们也都知道,法律就是因为“原则”而定。
那么什么算是“人情”呢?我想人情的基本准则是通过“恶”去往“善”,而我们从谭明明以及家族的所有的做法来看,并没有看到所谓的“善”,法律之所以被称之为“法”就是因为是有“人性”的存在。
当一个人没有了“人”性,那么只能通过法律来告知别人其下场。
现在谭明明是无期,但是无期也是能够变成“有期”的,并且,还有各种的“情况”离开监狱的这种环境。
那么这起事件能不能够成为典型?这只能说是随着事件来看,但是无论如何,法制必须要有。
还有一点:三人的学历值得注意
这是一个细节,但是确实能够从一方面体现出来一些问题。谭明明等三人的学历,比较特别。谭明明毕业于职业学院,张小渠毕业于技校。这说明他们在学生时代,并没有付出努力。
因为一般的情况之下,当高考成绩上不了大学的时候,才会去职业学院,而中等职业学校,是初中上不了高中,才会去。
家庭优渥,有钱任性,但是却跟没有现在基本的学识经历。或与他们某方面的经历比别人更多,但是结果却是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刘松涛虽然在澳大利亚留学,同时也未必是成绩好才去的。无非是家里有矿,可以用钱砸。
虽然事情发生的时候,这可以说是存在很大的”偶然性“,但是要知道,”偶然“中必然是隐藏着必然,正是因为平时的必然,才造成了这一次的“偶然”。
家中有钱而狂妄,对法律没有最基本的敬畏之心,这才是造成这件悲剧的最基本的原因。
三个人喝了15瓶酒,都已经醉了,为什么不叫代驾?为什么不打车回家?为什么明知喝酒不能开车而却去开车呢?为什么开车还飙车如此之快?造成了重大的事故,为什么还要逃逸?
为什么一次的撞击刮擦的那几辆车呢?这无非是平时嚣张,眼中无法,认为只要有钱,就能够搞定一切的事情。
所以说,富贵富贵,其实富和贵还有另外一种涵义,那就是富是物质方面,而贵是精神方面。
有钱确实很“富”,但是却并不一定“贵”。现在生活好了,越来越多的人,多了嚣张,少了敬畏。
欢迎点赞、关注、转发、一起关注我们身边的真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