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台资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热点新闻、教育科研、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生活百科、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9-17 14:23:48
没想到,王心凌和于文文会成为《浪姐3》率先出圈的两位。
她们风格迥异。
一个甜心教主。
一个冷漠拽姐。
前者的舞台,元气可爱,能量满满,让人心情大悦。
后者的舞台,淡漠慵懒,随心所欲,朋克味十足。
前者看表演,大多在甜美微笑,元气打call。
后者看舞台,大多是面无表情,冷酷到底。
前者受访问,坦然一笑:“未来做个甜心奶奶也不错啊!”
后者则不然,锋芒毕露,自信而张扬:
“节目组邀请我好多次了,再不来就不合适了。”
接着,节目播出,两人收到的反响,也是大不同。
王心凌凭一首《爱你》,达成现象级翻红:
热搜刷屏。
歌曲屠榜。
网络上遍地是“王心凌男孩”。
而于文文,则陷入舆论两极。
有人爱。
有人骂。
但似乎,多集中于负面。
比起王心凌,于文文更像是手握祭天剧本,燃烧自己,引来关注与流量。
如果说,王心凌的爆红,是甜妹的胜利。
那么,于文文的两极争议,就是拽姐个性必经的一道考验。
于文文的拽,太突出了。
她不似吴莫愁,是阳光型社恐,哪怕紧张,也在努力微笑。
更不是徐梦桃那般的“社交冠军”,和谁都能其乐融融、打闹一团。
她不社恐,不主动,更不看人脸色。
想说啥,就说啥。
欣赏的人,赞她真性情、霸气侧漏。
队长抢人环节,她陷入被动:想要的张蔷,被那英率先拉拢,情况危急。
论辈分,那英是长。
论先后,那英又先来。
于情于理,都难。
但于文文可不管:“我喜欢的人我就一定要去争取。”
所以,她果断出击。
讲音乐理念。
讲舞台设想。
沉着冷静。
不屈不挠。
最终,她赌赢了——张蔷转身加入了她。
但不感冒的人,嘲她情商低、不会看脸色。
和张天爱久违相见,她语出惊人:“你瘦得像个骷髅架子……”
说是夸人,又没人能听着高兴。
中场休息时,偌大的场地只剩她和宁静师姐。
对方主动问好:“诶,你没有去卫生间吗?”
换作别人,不说拉近距离,好歹笑脸相迎。
可,于文文不会。
她冷漠摇头,只字未言。
宁静打开的话匣子,被迫关闭。
当节目组提问,她看表演为何一动不动。
她亦是一脸理所应当:“我没有一动不动,我眨眼睛了,你没看见而已。”
乍一听,像个冷笑话。
但细细想来,又有点像在怼人。
恰似宁静的印象:“她都不知道自己在怼人。”
正是这样的于文文,才让芒果台最爱的“暗流涌动”,虽迟但到。
吃瘪者,还是那英和宁静——两个大师姐兼演艺圈大前辈。
分组时,于文文和吴莫愁被留到了最后。
两个师姐必须各选其一,组成战队。
可,她们都心属吴莫愁。
理由出奇一致。
那英称:怕摆弄不了于文文,哪怕自己很喜欢她。
宁静也觉得,自己hold不住于文文。
那一刻,气氛变得紧张而尴尬。
于文文自然读懂了,谁都不想选自己的现状。
她反将一军:“有什么hold不住的呢?那怎么办呢?”
发问二连,现场氛围更加凝固。
那英再次弱弱重复:“因为你太有个性了,怕管不了你……”
宁静直接败下阵来:“我不知道。”
后来,终是尘埃落定,她进了宁静组。
但,依旧没停下放冷箭的脚步。
“所以被选到又不想要的时候,两位老师刚刚那招比较好用是吗?”
句句扎心。
咄咄逼人。
闻言,那英都黑脸了:“哪招?哪招好用?”
还是宁静稳住了情绪:“不是,没有招,你就得面对别人不选你。”
姐姐们扯头花?
刺激!
很快,经此一役,于文文实现反向出圈。
被挂上热搜。
被骂一整天。
乃至,有人提出质疑:她这是为了热度,在凹人设吧?
我能理解发问的人。
但,并不是。
第一天登场时,于文文形象颠覆很大。
自己都笑称,搞了个吴莫愁同款。
再加上一身朋克黑衣,味太对了。
但,在此之前,她的形象与此天差地别。
长发飘飘。
斜分刘海。
一开口,便是慵懒女声:“分手,应该体面……”
又或者,是电影里猛吃芒果的画面。
总之,目前她身上最大的标签,仍是5年前的《体面》和《前任3》。
这几年里,她拍过新戏,出过新歌。
但出席活动,还是唱起那首熟悉的《体面》……
外界对她的印象,大致定型:
长得好看。
小有才华。
知名度上来后,她参加了不少综艺。
“拽姐”性格,早有端倪。
评委批她“唱歌声音没有层次动态”,于文文不假思索回道:
“为什么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唱歌一定要层次动态吗?”
评委追答:“因为我代表的是一个听众!”
她更加不屑:所以是对于你来说,仅限于你。
还有人,明确反对她歌里的爱情观。
她自信依旧:那我的目标就达到了,我只是在探讨每一种爱情观的存在性,存在即合理……
对方试着反驳,那有些人听完你的歌,可能更加走不出来——
话音未落,于文文直接打断:不会啊,像你这样的也有啊。你就会觉得这个不行。
有理有据。
挑不出毛病。
张绍刚调侃,她的斜刘海是学校风云人物必备。
她云淡风轻回:那正好,我就喜欢做风云人物!
张绍刚一听,急了:那可不好,会没有人敢追你的。
语毕,她反倒更开心。
“对啊,我就是没有人敢追那种!”
自信。
坚定。
一如既往,从未改变。
《体面》让她小红一把。
但对于这首歌,她的评价只是“没觉得有多好听”。
无疑,于文文是一个自我认同感很强的人。
任凭你是那英宁静,还是坐在高台的评委,亦或热情的观众。
对她而言,都不是所谓的权威参考。
只有她觉得好,才是真的好。
而这份底气,源于她的一路顺遂:
自幼学习音乐。
顺利进入伯克利。
吉他技艺了得。
唱着摇滚的歌,合作着牛逼的乐队。
再之后,进圈出道。
不说大红大紫,待遇也远胜过十八线小透明。
哪怕《浪姐3》人才济济,芒果台也没有对她吝啬溢美之词。
“一个人就是一支乐队的爆裂吉他手。”
而她自己,也是感觉良好,一拽到底。
前有开场白:“我觉得在我的领域里,不太会有人比我强。”
后有作为队长,给队员的强心剂:
“想学什么我全包了,钢琴、鼓、贝斯、吉他,想玩什么玩什么。如果说不想玩也可以,就唱歌,也行。”
可惜,当实力配不上野心。
过往的豪言壮语,只会变成打脸利器。
节目播完,汹涌的恶评向她袭来。
“首场舞台也没有很亮眼的表现。”
“她也不红啊,难道有什么国际奖项?”
“情商蛮低的。”
都不是什么好话。
但,站得住脚。
于文文的初舞台,选择了吉他弹唱陶喆的《黑色柳丁》。
相较原版的炸裂,她的改编延续“体面”风格——慵懒唱腔,随性简单。
很典型的“于文文”式风格。
谈不上惊艳,够不上惊喜。
无功无过。
舞台比她精彩的,不在少数。
唐诗逸,一曲独舞,如诗如画。
吴莫愁,劲曲嗨唱,点燃全场。
谭维维,开口定调,实力吊打。
作品底子比她厚的,更是大有人在。
翻红的王心凌,便是之一。
一首《爱你》出圈,多少代表作被翻出。
《睫毛弯弯》。
《彩虹的微笑》。
《第一次爱的人》……
哪首不是经典?
哪首没有回忆?
这,真是应了那句“死去的青春突然开始攻击我”。
相比之下,于文文逊色太多。
实力不突出。
作品翻来覆去,还是只有《体面》。
空有一个“拽姐”的人设,不堪一击。
作为艺人,有点个性,并没有错。
但你得有配得上的实力。
张狂如王菲,能在获大奖时直言:谢谢大家,我没什么好说的。我也觉得这个奖该是我的。
傲娇如周杰伦,就有资本说:如果拿不到一个奖的话,我会写歌泄愤。
凡尔赛如宁静,传授演技方法只有一句:这有什么的,你上去就能演啊。
对于这些领域内的佼佼者,观众不会计较。
因为,他们的实力足够强大,撑得起那鲜明的个性。
于文文不是。
名声,太弱。
作品,太少。
实力,不足。
于是,非议在劫难逃。
《浪姐3》,将会成为她演艺生涯中的重要一环。
曝光大。
热度高。
顶住了,可能是下一个虞书欣。
曾有多少黑,就有多少粉。
若顶不住,便只能继续背负骂名,为他人做嫁衣。
还记得,初进场时,她找到了自己的生日花。
那朵花的寓意很好,是先驱:“引领潮流,接受未知和挑战,积极拥抱变化。”
恰似她的野心勃勃:我要拉拢更多强者,让队伍更大更强。
另外,我觉得,喜欢于文文的人,其实不用太担心。
她是直。
拽。
讨人厌。
但,她是真实的,也是自洽的。
她不是否定一切的那种“拽”。
夸别人,她也直接:“那都是专业歌手!”
当薛凯琪闻言大喜,冲她飞吻,这位拽姐也会偷笑。
她喜好分明,不加掩饰,不坑人,不害人。
当赵梦的表演,点燃舞台。
镜头给到于文文,她也是一脸欣赏。
哪怕此时,她们正在争夺队长席位。
她面对权威,绝不讨好。
当那英试图让步和妥协,想放弃吴莫愁,收她入组。
她提醒了大家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要不要尊重一下莫愁的想法?”
冷静理智,一针见血。
她虽然倔强,但没有优越感。
谈及生活,她用了“一团糟”做形容。
不虚荣,不夸大。是怎样就怎样。
说好教乐器,也没有食言。
管你是零基础,还是没天赋。
她都会一视同仁:
全神贯注。
耐心友好。
自始至终,她情绪稳定,目标明确。
祭天也好。
黑红也罢。
她同样不介意。
乘风破浪的意义,本就在于突破自己。
她顶着谩骂。
顶着怀疑。
望向镜头,弹着最拿手的电吉他,放声歌唱:“我会边哭着又边笑着,去有你的地方……”
此刻,灯光聚焦,星光闪烁。
她就是她自己!
我行我素,一身光芒,活得透心爽。